城市是旅游文化中心、游客活动中心。大力发展旅游城市文化,构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是优秀旅游城市发展趋势。繁荣旅游城市文化,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可以推动旅游城市建设,而且可以促进旅游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因此,张家界市要突出地方民族特色,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恢复一批古城民族文化建筑,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提高城市旅游观光休闲价值。
首先,修建地方民族特色建筑。城市建筑是城市的象征,是城市文化和特色的表现形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商标。我市城市建设要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必须挖掘、整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我市是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市已有土家族102万多人、白族10.4万多人、苗族2.38万多人、回族1217人、侗族325人。民族文化虽然逐渐同化,但其内涵十分丰富,依然具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如土家服饰、土家饮食、土家建筑、土家文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土家建筑主要有土司衙署、摆手堂、民居木屋瓦房转角楼、冲天楼、八字朝门、封火桶子、四合五天井、关寨、书院、宗祠、寺观、古塔、教堂、屋桥、红军花桥、石拱桥、凉亭、六角亭、歌台、戏楼、楼阁等。所以,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地方民族特色建筑规划。按照鲜明个性原则,基本统一城市土家建筑风格和色彩,以土家族“白墙青瓦飞檐转角楼”为城市多数建筑的主体,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白族“三房一照壁”和回族清真饭店等民族建筑为辅,饭店、酒店、宾馆、商店、办公大楼、文化娱乐设施、居民小区和别墅都应修建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民族建筑。可在新城区修建集生产、生活、参观、娱乐、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民族文化步行商业街,展示土家族转角楼商店、木屋花桥、六角凉亭等。还可创建民族工艺博览园,集民族工艺生产、销售于一体,加强旅游商品集群及市场建设,修建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建筑的十字街旅游商业街区,增强游客购买力,壮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恢复市城区南正街古城建筑,保留部分富有历史价值的封火墙建筑、商铺及道教建筑,仿建土家族转角楼、六角凉亭建筑,形成土家建筑特色古街,鼓励发展适合古城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
其次,增添旅游城市人文景观。城市旅游景观可以是整个城市风貌,可以是某一广场、某一街道、某一建筑、某一雕塑,其功能是美化城市、张扬个性、吸引游客。良好的位置选择与巧妙的造型设计可使城市景观构架中的重要节点既是景观点又是观景点。我市观景点主要分布在澧水两岸,烈士陵园、土家风情园、五组坡、天门山、普光寺、崇文塔、福音堂都可形成景观点,还可创建一批新的亮丽景观,构成城市风景线,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优化中心城市布局,按照“调整老城区、建设新城区、控制城郊区”的原则,实施“东建西溪坪、西扩且住岗”。用数年时间把老城区的市直机关和公共服务机关逐步迁往且住岗,初步形成集行政办公、文教科研于一体的新城区,按照更高标准发展且住岗组团。我市应该借鉴重庆市黔江区文体中心的做法,在且住岗组团创建一处民族公园,修建土家族摆手堂和土家文化广场,创建民族文化宫,在民族公园里修建几座土家族木屋花桥和几个六角凉亭。在民族公园里仿建侗族鼓楼和白族“三房一照壁”等民族建筑。还可修建西溪坪公园、紫舞台公园、扩大回龙公园规模。在滨河路建设中,修建土家族转角楼与现代设施相结合的建筑,雕塑土家族石虎、石狮、石马、石人,修建土家族青石板街道。所有城市景观尽量表现民族文化内涵。如在新火车站广场树立旅游城市标志,在溪上建造土家族木屋花桥、侗族风雨桥,在河边、山坡建造土家族转角楼和苗族吊脚楼等。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统筹考虑武陵地区民族文化、名胜古迹的关联性,使之构成协调发展的整体,显示城乡文化的互补性,把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建筑、民族工艺、民族文艺引入城市,吸引海内外更多游客,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再次,完善城市文化体育休闲度假设施。我市在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对文化体育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给予安排。加大文体公共文化设施资金投入力度,修建城市公园、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市图书馆、市体育馆、市演艺中心、文化馆、纪念馆、群众艺术馆、歌舞厅、影剧院、民族文化城、高尔夫球场、文化休闲中心和城市文化广场,为广大市民和游客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必要场所。还要完善客运游人集散广场、旅游休闲度假区、商务中心和会展中心等旅游产业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和形象品位。
最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公布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依据,也是保护文物古迹的法律措施。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利用与保护工作也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市古城历史悠久,保存文物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市政府及文化局向省政府及文化厅呈报请示后,很有可能被批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甚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城区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陈自文在《故园史话》一书中说:“永定古城旧址在今古城堤一带,该城始建于汉,为充县县治。”金克剑在《人文张家界》一书中考证: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武陵郡充县,因崇山而得名,县治在今永定区西郊古城堤,谓之充城,为张家界市城区最早的治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晋时),充县废省,临澧(今永定城区)即其地,县(治)即充县之故治。”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充,汉置……故治在今湖南大庸县西。”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朝廷设置天门郡,郡治设在充城。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崇义县,县治仍设充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崇义县并入慈利县。至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永定卫。明清时期,此城一直是永定卫城。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载:“吴时置天门郡,相传郡址在旧卫城。”永定卫城与汉代充县县治及三国时期天门郡郡治一脉相承。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更永定卫为永定县,卫城成为县城。民国三年,改永定县为大庸县,县城有所发展。建国以后,大庸县城面貌一新。张家界市城区是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诞生地,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纪念馆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还有张家界老院子、普光寺、玉皇洞石窟三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战国青铜剑、明代土家女尸等数百件珍贵文物,基本符合呈报历史文化名城条件,属于无牌有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所以,我市要划定并公布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开发玉皇洞石窟群、刘明灯故居石雕群等名胜古迹,创建市民族博物馆。
总之,我市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精心编制地方民族特色建筑专业规划,修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建筑,加快建设湘鄂渝黔边区商贸中心、山水旅游城市、国际旅游城市步伐。